服务热线:

4天4次“火烧”储能背后:韩国电池制造业之殇

发布时间: 2025-03-07 09:18:49 来源:华体会体育彩票软件

  ,美国Moss Landing储能电站再次发生火灾。距离1月16日的那场大火发生仅仅一个月,同一位置再次着火,着火的储能设施容量达

  该储能项目由美股上市公司Vistra Energy投资运营,储能电池由LG新能源供应。

  Moss Landing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储能站点的所在地,Vistra先后建设了三阶段的储能项目,其附近还有一个特斯拉的储能项目,此次着火的为第一阶段

  2月19日下午,英国电池储能系统开发商兼运营商Statera Energy公司正在英国埃塞克斯郡部署的一个电池储能项目发生火灾,该项目规模总投资达3.9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6亿元),包含300MW/600MWh电池储能系统和 450MW 燃气发电机组。

  火灾一直持续到2月20日中午得到控制。相关消防局报告称,火灾原因是一储能预制舱内电池单元出现故障,导致起火。

  2月19日下午4点40分左右,位于德国最北部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Schönberg一独栋别墅发生剧烈爆炸,据当地消防部门初步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是光伏储能系统装置发生了爆炸,而且所产生的冲击波导致建筑物外墙全部破裂。

  国外一家新闻媒体报道称,LG新能源的一名技术人员已经确认,受影响的户用储能系统是LG RESU系列的型号——可能是10H或7H系列,容量为9.8或7kWh。

  2月21日下午,英国苏格兰阿伯丁郡一处在建储能电站发生火灾。项目由英国知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企业Anesco开发,是其进军苏格兰市场的首个项目。根据规划,该项目将配备15排电池舱,总容量达50MW。

  在国外论坛reddit讨论Moss Landing储能电站火灾的帖子下,一位网友嘲讽该储能项目运营方:

  虽然是地狱笑话,但接连发生的储能火灾背后,我们确实可以寻得一丝线索。在Moss Landing储能火灾和德国的户储爆炸事件中,储能系统使用的都是LG新能源的电池。

  去年5月份震惊行业连烧11天的Gateway储能电站同样采用了LG提供的三元锂电池。

  早在2020年,LG化学就宣布在美国召回其部分Resu 10H家用型储能系统产品,原因是内部搭载的电芯存在发热起火风险。

  而深究其接连不断的火灾事故背后,其实是韩国电池制造商的技术路线选择错误后引发的蝴蝶效应。

  2022年初,LG新能源挂牌上市。彼时,LG新能源创下了韩国最大规模的IPO记录,募资108亿美元,可谓风头无量。

  而那个时间点也正是储能开始蒸蒸日上的几年,但韩国电池厂商却并没有在这个即将爆发的新兴市场中分到一大杯羹,恰恰相反,其市场占有率和动力电池一样,年年下滑。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LG新能源2022年的储能电池市场占有率直接从前一年的17.8%下降到7.5%,于此对应的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中国厂商份额的不断提升。

  要知道在2020年韩国《》的报道中,韩国专家还将中韩电池之争,称之为“质量与价格之争”,并认为韩国电池技术领先中国电池厂两代。SNE Research的一位分析师还表示:“如果宁德时代拥有足够的技术,他们应该推广三元锂电池,而非磷酸铁锂电池。”

  打脸来得如此之快,很快韩国电池就被证明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将败下阵来。而这一败局在储能领域被进一步拉大。

  在InfoLink发布的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排行榜中,LG新能源直接跌出了前十,TOP5都被中资企业霸榜。

  事实上,在储能发展早期并无“储能专用电芯”之说,储能电池直接由汽车电池引进甚至于用的是退役的汽车电池。但如果深究两个应用场景,对电池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

  汽车电池更加看重短时间的充放电的速度以及更高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但储能则要求电池更像一个“长跑选手”,看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

  这两者的差异恰好吻合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种电池技术路线的优劣点。特别是循环寿命和高温稳定性,恰恰是储能的最大痛点之一。在高温条件下,三元锂电池会在200℃时发生分解,而磷酸锂电池的分解温度则在800℃。

  储能电池之战,一直以来all in三元锂电池的韩国电池厂落下阵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Moss Landing储能电站正在燃烧的LG电池已经有超过5年的历史,在当初的宣传文章中,LG新能源宣传称“除了高能量密度和易于安装外,TR1300 还符合业界最严格的消防安全标准。机架还经过测试,以验证是不是满足 UL9540A(评估电池储能系统中热失控火灾传播的安全测试方法标准),以确保任何火灾事件不会蔓延到相邻的电池机架。”

  但当时LG鼓吹的TR1300采取的堆叠式电池设计,依赖于冷却系统来防止热失控,但实际上这种类型的室内集中式设计更容易受到大规模火灾的影响,因为电池彼此堆叠得非常紧密。

  国外有网友统计了有史以来所有的储能项目故障或火灾事故,在电池那一栏LG新能源和其他韩国厂商名称出现的频率要远高于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

  国外频繁发生的储能火灾,其实某一种意义上是韩国电池制造商对三元锂技术路径依赖的后遗症。

  Moss Landing火灾事件发生后,当地县长愤怒地宣称:这是储能的“三哩岛事件”!

  “三哩岛事件”是1979年3月28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纳河三里岛核电站的一次部分堆芯熔毁事故。这是美国商业核电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也是全球最知名的三起核事故之一。

  因为每一个核电站都十分巨大且造价不菲,且一个错误就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灾难,导致这个行业始终与试错无缘,而这是人类已知的降低成本的最有效办法。

  也就是说,恰恰是由于无法试错,核电站的技术发展出现了停滞。在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西方国家停止建设核电站的原因并不是因害怕出现事故、核泄漏或者放射性废料的扩散,而是因为监管导致成本出现了无法改变的攀升。

  在Moss Landing储能电站火灾之后,已经有至少三起附近居民和企业主针对储能电站的运营方瑞致达公司提起的诉讼。

  其中一起诉讼称,作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商之一,瑞致达公司五年前建造该设施时,在一座 1950 年代的前 PG&E 天然气厂的一栋老化的混凝土建筑中堆放了 100,000 个电池,并使用了一种比其他可用技术更高的失控火灾风险的电池。

  根据加州能源委员会的数据,加州现在有 187 家电池储能厂,在过去六年中,加利福尼亚州的电池储能容量增加了1343%,从2019年的928兆瓦增加到今天的13391兆瓦。

  当地一位女议员甚至提出了一个新的法案,希望阻止在住宅、学校、医院和企业 3200 英尺范围内建造新的电池储能电站。

  在公众的恐惧和之外,频发的安全事故让全球对储能的安全标准都逐渐趋严。

  在温州工商业储能电站火灾后,当地政府立刻发布《整改通知》,要求所有已备案的、500KWh以下的工商业储能电站在一段时间内提交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合格的消防质量检验报告。很快,杭州也进一步升级储能新规。这导致近乎90%的储能项目面临整改要求。

  事实上,在网友统计的电池储能系统故障及火灾统计数据库中,一张图显示了从2018年到2023 年 12 月 31 日,全球累计的大储部署容量和其故障发生数量。

  过去五年,全球电池储能装机容量飞速增加,但总体的事故率其实已经急剧下降,缘由是行业能将从早期故障中吸取的经验教训纳入最新的设计和产品之中。

  去年以来,中国储能企业也正在尝试用更加直观的燃烧实验来证明最新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当国外的储能接连燃起大火之时,中国头部储能厂商们正在用主动“火烧”储能柜的方式,试图将储能的安全问题和整个行业的巨大担忧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创新的起源》一书中,作者反思了核能产业衰退的本质原因。讽刺的是,如果日本一直在建设新的核反应堆的话,那么福岛的方案会在此后被逐步淘汰掉。但被费用巨大的过度监管所扼杀的核电扩建和创新使得福岛核电站超期运行,反而降低了这个系统的安全性。

  储能技术,要实现真正的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成本,必须不停地改进革新,不断向前。

  17173全新怀旧频道已上线!推荐怀旧网游,重温老玩家故事。点此进入怀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