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5-18 07:28:46 来源:新闻中心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详细追溯了“家庭出身”、“本人成份”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如今,已很少有人知道,关于“家庭出身”曾诞生过《家庭出身代码》国家标准。这个1984年制定的国家标准,在2004年被彻底废止。成都商报记者查阅到了《家庭出身代码》表,家庭出身曾被分成了45类。
《家庭出身代码》国家标准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原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参与制定的。昨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与信息标准研究所孙广芝博士,向成都商报记者详细解释了该标准起草和废止的过程。她说,该标准是1984年由中组部、人事部联合出台的,一般适用于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最主要是针对干部做统计管理。当时,由于家庭出身和个人成份还在沿用,为了方便信息交换,方便人事信息管理,就制定了这个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家庭出身就是本人取得独立经济地位或参加革命工作时的家庭阶级成份,即本人取得独立经济地位前供给本人经济来源的父母或其他人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职业。也就是说,父辈的阶级成份,就是个人的家庭出身。
孙广芝说,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分类和代码,在上世纪90年代还有“本人成份”和“家庭出身”。但是2002年左右,这两项指标被取消了。2004年,基本没单位再使用这两项指标,《家庭出身代码》国家标准因此被废止。“如今这两个词不应该出现和沿用了。”
孙广芝说,当时划分的家庭出身如今根本没办法对号入座,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学生填表还沿用“家庭出身”和“本人成份”,应该是表格没有及时更新。
“我是深受‘家庭出身’所害的一代人。”昨日,成都市民孙女士打进成都商报热线,言语中透露着心酸。对于62岁的她来说,“家庭出身”和“本人成份”耽误了她和家人十年的宝贵光阴。
她的父亲,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是四川大学的教授。而孙女士从小到大都是高材生,中学6年都在成都七中就读。她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从小也都成绩优异。
1966年,孙女士考大学那一年,发生了。高考被取消,大学停办,她也下了乡。直到1972年,工农兵学员可以上大学了。但当时高考没有恢复,要上大学需要推荐。要被推荐上大学,首先就要看家庭出身。她说,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恰恰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被挡在了大学门外。孙女士在家庭出身这一栏写的是“职员”,父亲在“文革”中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她政审不合格。
孙女士说,尽管如此,他们三姐弟从始至终坚持在家自学。终于,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关于恢复高考的消息。那一年的12月7日,他们都参加了高考,也同时考上了大学。1978年3月,孙女士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大学。但那一年,她已快30岁了。
孙女士说,1977年以后,虽然填表格还要填“家庭出身”,但对个人的影响明显没有以前大了。在对待这样的一个问题上,社会态度开放多了。孙女士感慨,一家三姐弟在本来该学习的年纪,因为家庭出身,没办法进入大学学习。欣慰的是,他们三姐弟现在都很不错,孙女士是退休老师,妹妹拿到了博士学位,目前在海外是一名顶尖的软件工程师,弟弟目前是四川省一名厅级干部。
关于“家庭出身”、“本人成份”等,你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故事和经历?你认为其如今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日常生活填写的各种表格,你认为有存在侵犯个人隐私,甚至伤害个人尊严和权利的要求吗?成都商报热线今日继续开通,等你讲述填表时让你困惑的那些事。
本人取得独立经济地位或参加革命工作时的家庭阶级成份,即本人取得独立经济地位前供给本人经济来源的父母或其他人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职业。也就是说,父辈的阶级成份,就是个人的家庭出身。
1983年1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成份的第2个解释是:指个人参加革命工作以前的主要经历或职业,如工人~,他的个人~是学生;而2002年5月修订第3版(增补本)、2003年4月印刷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成份的这一解释改为“个人早先的主要经历或职业”。
“如今再提‘家庭出身’,不可理喻!”四川省委党校党建部教授彭穗宁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用“家庭出身”来做社会评价的做法实际已经不存在了,“家庭出身”在现代社会,没有一点价值和意义。“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学生、大学生填表还要填家庭出身。”
彭穗宁说,现在社会结构已发生变化,社会成员不再划分阶级,而是划分为各个阶层。以前关于阶级的划分现在完全没有办法对号入座。而学生毕业登记表上出现的“家庭出身”和“本人成份”是一种延续思维定式的产物,应该取消。“很多不符合现代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文件都已经废止了,为什么还存在填写‘家庭出身’的要求?”彭穗宁说,之前自己在填干部履历表时,都没有填“家庭出身”与“本人成份”。
彭穗宁教授介绍,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社会成员都会被划分阶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学、参军、进入重要工作岗位等,家庭出身要往上查三代。“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句话真实刻画了当时社会对家庭出身的态度。在那个年代,家庭出身影响的不仅是人们的生活。
彭穗宁说,当时刚经历过战争年代,要掌握人们的基本价值倾向,保持队伍的纯洁,因此把家庭出身、个人成份提到很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战争时代思维的延续。彭穗宁还记得,要报考像清华、北航这样的大学,如果家庭出身不好,就没有资格,不管你学习成绩有多好。被划分为“黑五类”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分子、坏分子连上好一点的高中都没有可能。“黑五类”在班上也会受到歧视,不能当班干部,甚至被赶下火车禁止去北京。
彭穗宁依然记得《出身论》的作者遇罗克。因父母被打成,遇罗克被大学拒之门外。1967年,《出身论》发表,直言家庭出身问题是长期以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他随后被捕,年仅27岁就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编者注:1979年,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遇罗克无罪。)